正规股票配资平台
线上配资哪家口碑好 涨知识了,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雅称大盘点_论语_女子_礼记
赤子本意是指刚出生的婴儿线上配资哪家口碑好,其皮肤微微泛红,纯洁无瑕,没有丝毫杂念。
《孔颖达疏》:子生赤色,故言赤子。
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
2、汤饼之期:出生三日的婴儿。古代的习俗就是小儿出生三日,家里就要设筵招待亲戚朋友,这个习俗称之为“汤饼筵”、“汤饼宴”。
刘禹锡的《送张盥赴举诗》中就有“尔生始悬弧,我作座上宾。引箸举汤饼,祝词生麒麟”的描述。
3、襁褓:本意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,所以指的是未满周岁的婴儿。展开剩余85%这个叫法出自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。”
4、孩提:“提”指抱持,形容幼儿需大人抱扶,所以指的是2-3岁的幼儿。这个词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者。”
唐朝诗人韩愈诗中也曾提到:“两家各生子,提孩巧相如”。
5、龆龀(tiáo chèn):根据人的生理状况,男孩八岁、女孩七岁换牙,乳齿脱落,长出恒牙,所以这个词指的是七八岁的儿童。依据就是《说文》中有“男八月生齿、八岁而龀;女七月生齿、七岁而龀”的说法。
6、黄口:本指雏鸟的黄色喙部,后来就专指10岁以下的幼童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燕诗示刘叟》中,诗句“青虫不易捕,黄口无饱期”,其中“黄口”被用来形象地描述幼燕的饥饿状态。
7、金钗之年:女孩十二岁。古代女子12岁开始带钗梳妆,金钗就是作为代称。
南朝《河中之水歌》: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
8、豆蔻年华:女子13-14岁,比喻少女青春年华。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,初夏还不是盛夏,比喻人还未成年,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“豆蔻年华”。
杜牧的诗《赠别•其一》写到: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
9、舞勺之年:男子13-15岁之间。据《礼记》记载:《礼记.内则》:“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。成童舞象学射御。
舞勺指古未成童者学习勺舞,所以也称这个年纪的男子为舞勺之年。
10、总角/垂髫:8、9岁至13、14岁的少年儿童。“总角”指将古代儿童头发梳成左右两个发髻,如牛角状;
“垂髫”指头发自然下垂,代指童年。
例如: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中的"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",
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”
11、及笄[jī]之年:即将年满15岁的女子。《礼记》:“女子十有五年而笄”。
笄,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。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行笄礼,
就把头发盘起来,并用簪子(笄)绾住,表示已经成年。
12、束发:男子十五岁。《礼记》:“束发而就大学”
古人的男子到了十五岁,就要把他们原先的总角解散,扎成一束。
13、弱冠:二十左右的男子。古代二十左右的男子要行冠礼,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,代表他们已经成年,同时此时他们身体未壮,故称“弱冠”。
刘禹锡《重答柳柳州》:弱冠同怀长者忧,临岐回想尽悠悠。
14、花信年华:女子的年龄到了24岁。花信:开花时期,花期。借此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。
杨慎《咏梅九言》:“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,无奈二十四番花信催。”
15、而立之年:三十岁。《论语·为政》:三十而立。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、事业自立的年龄。
16、不惑:四十岁。《论语·为政》:四十而不惑。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。活到这个岁数,要做到对世事不再困惑,明辨是非。
17、知天命:五十岁。《论语·为政》:五十而知天命。是说五十岁之后,人应该要知晓人生规律,坦然面对天命。
18、花甲、耳顺:六十岁。《论语·为政》:六十而耳顺。人到六十岁之后,要能包容不同意见
,听得进逆耳之言,詈骂之声也无所谓。
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,以六十年为一循环,也称为一甲子,又称花甲。
19、从心/古稀之年:70岁。《论语·为政》:七十而从心所欲。
杜甫的《曲江二首》诗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”,古代人寿命一般都比较短,所以能活到70的人很少,所以70岁也被称为古稀之年。
20、耄【mào】八十至九十岁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八十、九十曰耄。
21、耋【dié】古指七、八十岁的年纪,泛指老年。出自《诗经》“耋则老矣”,泛指高龄老人。毛传:耋,老也。八十曰耋。
曹操在《对酒歌》中说:“人耄耋,皆得以寿终。恩泽广及草木昆虫。”
22、鲐(tái)背:90岁。《尔雅》:“鲐背,寿也”。
“鲐背”指老人背上皮肤如鲐鱼斑纹,代指长寿。
23、期颐:百岁高寿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百年曰期颐。”郑玄注:“期,犹要也;颐,养也。不知衣服食味线上配资哪家口碑好,孝子要尽养道而已。”意思是:人至百岁,饮食、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子女照料,所以“百岁”称作“期颐”。
发布于:福建省